第六节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4-30 | 120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指多种原因引起肾功能短期内迅速减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或在原有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功能不全)基础上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

1.肾前性:氮质血症是由于肾血流灌注减少所致。

2.肾性:ARF最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3.肾后性:ARF其特征是急性尿路梗阻。

二、临床表现

1.少尿期

(1)少尿或无尿期:一般持续1~2周。每日尿量持续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尿比重常为1.010~1.015(早期则可达1.018)。

(2)进行性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表现为水过多,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衰、肺水肿或脑水肿;高钾血症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重者心室颤动、心跳骤停;代谢性酸中毒;可有高磷、低钙、低钠、低氯血症等。心力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2.多尿期

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经5~7日左右达到多尿高峰,甚至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ml或更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

多尿期早期仍可有高钾血症,后期则易发生低钾血症。此外,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期持续1~3周。

3.恢复期

病人尿量正常,病情稳定,各项化验指标平稳。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①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②血尿素氮和肌酐均升高。

③电解质:血清钾升高>5.5mmol/L。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

④血pH低于7.35。

2.尿液检查

①尿量:少尿型,每日尿量在400ml以下。

②尿常规: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5以下;尿呈酸性;尿蛋白定性+~+++。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纠正可逆的病因,预防额外的损伤。

2.少尿期: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要供给基础热量;予以高糖、适量脂肪及限制蛋白饮食。

3.高钾血症的治疗:高钾血症是少尿期的重要致死原因。血钾>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应以紧急处理

①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5min)注射,以拮抗钾离子对心肌及其他组织的毒性作用;

②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

③50%葡萄糖溶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10U缓慢地静脉注射,以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

钠型离子交换树脂20~30g加入25%山梨醇100~200ml作高位保留灌肠

以上措施无效或为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高钾血症患者,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

4.透析疗法适应症:①急性肺水肿②高钾血症,血钾在6.5mmol/L以上;③血尿素氮在21.4mmol/L以上或血肌酐在442μmol/L以上;④高分解代谢状态,血肌酐每天升高超过176.8μmol/L或血尿素氮每天每日升高≥10.1mmol/L,血钾每日上升1mmol/L以上;⑤无明显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以上或少尿4天以上;⑥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mmol/L,pH<7.25。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安置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注意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②体贴、关心病人,解释本病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避免和消除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免加重病情、加速肾功能的衰退。

2.饮食护理

(1)限制蛋白质摄入,降低血尿素氮,减轻尿毒症症状,可给予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禽、蛋、奶类)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0.8g。

接受透析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1.2g。

(2)保证热量供给:低蛋白饮食的病人需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保持机体的正氮平衡,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

(3)维持水平衡:少尿期应严格计算24小时的出入液量,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入液量,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显性失液量即前一日的尿量、粪、呕吐、出汗、引流液、透析超滤量等。不显性失液量是指从皮肤蒸发丢失的水分(约300~400ml)和从呼气中丢失的水分(约400~500ml)。

(4)减少钾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如白菜、萝卜、榨菜、橘子、香蕉、梨、桃、葡萄、西瓜等。

3.不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尽量避免行使用大剂量造影剂的X线检查;避免妊娠、手术、外伤等;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尿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