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4-30 | 1035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章 血液疾病病人的护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和特异性病理变化,其发生部位广泛,多见于肺、肾、脑、肝、心、肾上腺、胃肠道及皮肤、黏膜等部位,主要为纤维蛋白血栓及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

一、病因

1.感染性疾病:最多见,常见的有败血症、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内毒素血症、重症肝炎、麻疹和脑型疟疾等。

2.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广泛性手术(如脑、前列腺、胰腺、子宫及胎盘等富含组织因子器官的手术)等。

二、临床表现

按发展过程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期。

1.出血倾向:为自发性、多发性出血。可遍及全身,多见于皮肤、黏膜、伤口及穿刺部位出血;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2.休克或微循环衰竭:为一过性或持续性血压下降,早期即出现肾、肺、脑等器官功能不全,表现为肢体湿冷、少尿、呼吸困难、发绀及神志改变等。

3.微血管栓塞:①浅层栓塞:表现为皮肤发绀,进而发生坏死、脱落,多见于眼睑、四肢、胸背及会阴部,黏膜损伤易发生于口腔、消化道、肛门等部位,呈灶性或斑块状坏死或溃疡形成。②深部器官栓塞:多见于肾、肺、脑等脏器,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综合征等。

4.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贫血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

三、辅助检查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减低、3P试验阳性等。

四、治疗原则

1.治疗基础疾病:消除诱因如抗感染、治疗肿瘤、产科及外伤;纠正缺氧、缺血及酸中毒。

2.抗凝治疗原则:急性期,通常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一旦病因消除,DIC被控制,应及早停用肝素治疗。

3.补充所减少的血浆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抗纤溶药等。

4.溶栓治疗:主要用于DIC后期。

五、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及避免脑出血发生。

2.定时监测病人有无各器官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肺栓塞:表现为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脑栓塞:引起头痛、抽搐、昏迷等;

③肾栓塞:会出现腰痛、血尿、少尿或无尿,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胃肠黏膜栓塞:有消化道出血;

皮肤栓塞:出现干性坏死、手指、足趾、鼻、颈、耳部发绀。

3.遵医嘱给予预防低血压的药物,维持静脉输液畅通。遵医嘱准确给予肝素抗凝治疗,护士应熟知肝素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使用时注意观察出血减轻或加重情况,定期测凝血时间以指导用药,在肝素抗凝过程中,补充新鲜凝血因子,并注意观察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