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权衡风险与效果的比率。目的是保持重要脏器的功能,争取好的转归。同时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
87.如何做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护理?
答:
(1)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禁止日光浴。夏日外出穿长衣长裤,戴遮阳帽和遮阳镜等,以免加重皮疹。
(2)禁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皮肤,宜用偏酸或中性肥皂。最好用温水洗脸,勿用各类化妆品。 卜
(3)剪指甲勿过短,防止损伤指甲周围皮肤。
(4)注意口腔及会阴部皮肤清洁。
88.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2)喉返神经损伤。
(3)喉上神经损伤。
(4)手足抽搐。
(5)甲状腺危象。
(6)甲状旁腺损伤。
(7)甲状腺功能低下。
89.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是什么?
答:检查者用手指掌面依次扪摸乳房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内下、内上象限及中央乳头,乳罩区,最后检查腋窝、锁骨下区和锁骨上区,先查健侧后査患侧。
90.如何预防疝修补手术后阴囊水肿?
答: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累于阴囊,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91.表示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答:血性腹水的颜色深浅常能反映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穿刺液可作淀粉酶测定,若明显高于血清血淀粉酶水平,表示胰腺炎严重。
92.重症型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
(1)抑制胰液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
(3)维持有效血容量。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胃肠减压、通便。
(6)预防及纠正器官功能衰竭。
(7)营养支持。
93.椎管内肿瘤术后应注意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答:
(1)制动。
(2)轴线翻身支具保护。
(3)四肢感觉运动功能监护。
(4)呼吸功能监护。
(5)大小便功能监护。
(6)防治压疮。
94.神经外科手术后脑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答:
(1)术中脑组织受牵拉过重或时间过长。
(2)病变(胶质瘤等)未能完全切除,加之手术干扰,可加重脑水肿。
(3)术中长时间低血压和缺氧。
(4)损伤脑动脉,引起脑缺血、软化。
(5)损伤脑静脉,引起回流受阻。
(6)鞍上区或下丘脑区手术,可反射性引起脑小血管扩张、充血,造成急性脑肿胀(假性脑出血。
(7)术后频发癫痫,加重脑缺氧。
(8)术后血管痉挛。
(9)伴有广泛脑挫裂伤的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95.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1)有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
(2)上肢肘部微曲内收,运动不灵便;下肢股部明显内收,两膝紧紧靠拢,行走时呈剪刀或交叉步态;足部呈马蹄畸形,多以足尖着地,步态雀跃不稳,甚至步行困难,4~5岁时还不能行走。
(3)少数患者有面肌痉挛,也可有不自主手足徐动,智力发育停滞。
96.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注意哪些问题?
答:现察:
(1)定时准确地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的量、颜色,并观察有无凝血块;引流液较多时,应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1次,动态观察引流量变化。
(2)患者术后引流量偏多,要通知医生。如果持续3小时成人大于300ml/h无减少趋势,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3)如果引流讨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心率快、血压低、脉压差小、中心静脉压升高、尿量少、末梢凉、精神差者,应考虑心包压塞的可能。
(4)定时拍摄胸片,了解胸腔或纵隔内的渗出液绪留情况。
护理:
(1)将心包纵隔引流管连接一次性无菌引流瓶,引流瓶必须低于患者胸腔。引流管的长度以患者能够翻身及活动为宜,在搬动患者时不可高举瓶子,可夹闭引流管,以免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
(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脱出、扭曲或打折。应保持引流瓶的水封瓶状态,当引流瓶破损应及时更换。
(3)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循环稳定后应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动作,以利呼吸及引流通畅。
(4)术后前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应用止血药后要特别注意多时间内持续挤压引流管,以防止凝血块堵塞引流管。
(5)保持引流管和引流瓶的无菌,引流管进皮肤处要保持无菌,有渗出时要及时消毒更换敷料。
(6)引流管的长管下端应在水封瓶液面下2~5cm,使胸腔保持一定的负压。在更换引流瓶是,必须用两把止血钳将引流管加紧,避免空气进胸腔。
(7)心包纵隔无积液,是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每日小于50ml即可拔管。拔管是嘱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在屏气时将管拔出,用凡士林纱布敷料严密覆盖切口。超过48小时拔管要缝合引流管口皮肤。
97.下肢动脉手术后的护理有哪些内容?
答:
(1)严密监护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智的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2)保持伤口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避免管路脱出、打折、堵塞。严格记录引流量并观察其性状。若引流量过多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3)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脉搏、疼痛、感觉较术前有无缓解。若患肢剧烈疼痛、皮肤温度变凉、颜色发绀或发白、动脉搏动较前减弱或消失,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观察患肢特别是小腿有无疼痛、压痛、有无肿胀等,应警惕缺血后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
(5)严格准确执行医嘱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观察有无出血颃向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及活动度的指标。
(6)注意肢体的保暖,抬高患肢30°。鼓励患者早期适量活动,做大腿及足背伸曲运动,勿长期站立或静坐,患肢不能热敷。
98.心血管外科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及使用中的观察护理注意哪些问题?
答:心血管外科临床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爱倍、氨力农等。
(1)血管活性药物对心率(律)、血压有较大影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1~2小时测量1次。
(2)严格执行医嘱,准确配置溶液。现用现配。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注意观察药物的剂量、浓度、速度、用法及药效。
(4)保持输液管路的通畅,防止打折、堵塞、脱出。
(5)高浓度的血管活性药物不得快速冲入体内,避免引起血压、心率的波动。
(6)血管活性药物在调节用药速度后,要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改变,15-30分钟测量一次,待平稳后按医嘱进行,保持血压稳定。
(7)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静脉通路不佳用作其他给药的途径。
(8)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注意静脉炎的发生,药液不可外渗,否则可导致组织坏死,应选择深静脉耷替进行注射。
99.膀胱镜检查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是什么?
答: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常用而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下尿路的诊断和疾病的治疗,如膀胱、尿道内肿瘤活检及对小肿瘤电灼。膀胱结石碎石取石,膀胱内异物取出等,此外,还可通过膀胱镜向输尿管插管,对上尿路疾病进行诊断。
适应证:①血尿原因及出血部位的确定;②经其他检查仍不能确沴的膀胱、尿道及上尿路疾病;③可直接观察膀胱肿瘤所在部位、范围、形态及取活检。
禁忌证:①尿道严重狭窄,不能插人膀胱镜;②急性下尿路感染期;③膀胱容量小于50ml;④全身严重出血疾病;⑤因体位关系或不合作者不能进行膀胱镜检查。
100.根据血尿出现的不同情况,初步判断血尿来源的部位是哪?
答:临床上常根据血尿在排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分为尿道溢血、初始血尿、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四类。
(1)尿道溢血:血由尿道口不自主地溢出,与排尿无关。病变多在尿道括约肌远端。
(2)初始血尿:排尿开始时尿内有血,以后逐渐转清。病变多在尿道或膀脱颈。
(3)终末血尿:排尿舞了时尿内有血或血色加重。病变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或后尿道。
(4)全程血尿:自排尿开始至终了全部尿液均为血色。血尿多来自膀胱颈以上病变。无论哪种血尿,多表明有病变存在,一旦发现,即应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101.环孢素A有什么作用?服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环孢素A是一种特效的免疫抑制剂,为目前公认的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最为有效的药物。它主要是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淋巴细胞,通过干扰淋巴细胞活性,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环孢素A为脂溶性药物,因此服用时用果汁、牛奶、巧克力饮料等与药液混合后服用,一旦选用其中一种后,尽可能不要更改,以免影响血药浓度。
102.骨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
(1)直接暴力:外界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发生骨折,多为横形或粉碎性骨折。例如撞击引起的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如跌倒时以手掌撑地,可致桡骨远端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突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致髌骨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2、3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4)骨骼疾病:如果骨骼本身患有炎症、肿瘤或代谢性疾病时,受轻微外力或正常活动时都可能发生骨折,此种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103.骨折后功能锻炼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1)向患者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主动运动锻炼。
(2)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3)—切活动均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活动范围由小
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至强。循序渐迸迸行锻炼。
(4)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5)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灵活性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6)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尺桡骨f: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
104.石膏固定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
(1)在石胁未干前搬用患者时,注意勿使石膏折断或变形。要用手掌托住石裔,不可用手指抓捏。应设法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红外线照射烘干。保持石膏清洁,防止大小便及食物污染。
(2)四肢石资固定患者患肢需抬高,预防或减轻肢体肿胀并悬空足跟,防止受压。下肢石资注意防止足下垂及足外旋。
(3)密切观察指或趾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遇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注意石膏固定肢体的保暖。石膏内出现瘙痒时,禁止用筷子或毛衣针等硬物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皮肤边缘止痒。
(5)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预防压疮的发生。
(6)手术及有创口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鼓励并督促患者做石膏内的肌肉收缩活动和石膏近端及远端的关节活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Copyright © 2020 新思路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rghts Reserved.
执业医师考试,执业护士考试,医院招聘考试,健康管理师,中医推拿师,育婴师,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培训,执业护士培训,执业医师培训,医院考试培训
0551-65639769